海綿鈦回暖能否 |
[ 信息發布:本站 | 發布時間:2018-08-08 | 瀏覽:1537 ] |
近期,海綿鈦價格突破6萬元/噸,最高報價已經6.4萬元/噸。于是,探究海綿鈦市場回暖的聲音隨價而升,仿佛又看到了"有利可圖",擴產、復產的苗頭又抬起來了。熱起來的市場需要冷分析,冷下來的市場需要熱思考。從2008年海綿鈦市場價格開始逐年滑落,偶爾又有小反彈以來,記者一直都在跟蹤這條價格起伏的走勢。當2015~2016年跌至每噸4萬多元時,記者在本報撰文分析這是海綿鈦的價格底,從此,慢慢開始回升,并以年產6萬噸為海綿鈦價格"軸心論",低于6萬噸價格回升,高于6萬噸價格回落。認為6萬噸軸心的上下波動為正負5000噸,以為"十三五"都是起起伏伏的"洗牌"之路。走勢基本與當初預測相吻合。 近三四年海綿鈦市場基本上是當年10月至次年3、4月價格滑落,5月至9月價格回暖,2015-2017年都是這樣,2017年還出現7萬元/噸的報價但沒有成交價。今年與前幾年海綿鈦走勢有神奇的相似,但底部一年比一年抬高是趨勢。那今年的回暖是否會"重復昨天的故事"呢?相信應該是大致相似,但價格底部會有小小的抬高,差異化越來越明顯: 一是海綿鈦近期的價格回暖引起了下游加工企業的關注。記者走訪了一些海綿鈦企業,有的已經開始擴產,有家停產的企業正在籌資啟動,云南一家停產企業正在搜集海綿鈦回暖信息時刻準備啟動生產。其中,也有海綿鈦企業表示擔憂,認為"回暖"不要過度,否則會刺激更多的企業擴產,甚至刺激那些早已停擺的企業"冒死"也要復產,從而對現有市場秩序又會產生強烈沖擊,導致資源性浪費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回暖可能好景不長。從近幾年的情況看,每年的二季度、三季度都是回暖期,隨后便降溫。 二是今年的海綿鈦回暖與持續的環保力度加大有關。由于四氯化鈦受制于環保的壓力,產能發揮難度加大,產量受限,刺激了海綿鈦價格上漲,現金采購也相當困難。四氯化鈦價格已經突破6500元/噸,市場分析認為存在突破7000元/噸的可能性。另外,鎂錠每噸價格已上漲300元左右。其實,現在海綿鈦價格上漲與前兩年一樣存在原料上漲推動型回暖。所以,海綿鈦漲價熱回暖需要冷分析。 三是海綿鈦價格回暖既有市場需求的小增長刺激,也有歷經上下游持續去庫存的刺激。冷冷熱熱之間讓海綿鈦企業行走艱難。今年年初,一家海綿鈦企業停產的事實潛在告訴市場,價格暫時到底了。因為,"有死必有生",這也是市場自然規律。至于市場對海綿鈦價格回暖的小增長刺激因素是存在的,下游鈦加工企業近期訂單同比、環比都呈增長態勢。近日,記者采訪了一家專業生產鈦焊管的企業,這家企業2017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,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已經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(這雖是個別現象,但也映射出某些領域出現了小增長)。由此可見,下游小增長也是海綿鈦回暖的因素之一。 綜上因素,可以簡單歸納海綿鈦價格回暖的主要原因:應用領域逐步拓寬、市場出現小增長需求態勢;上下游持續去庫存見效,市場出現海綿鈦接近零庫存態勢;環保壓力越來越大,四氯化鈦成為海綿鈦企業原料瓶頸。 對于今年的海綿鈦回暖現象,可以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勢,但不能"樂極生悲",否則回暖又將曇花一現。據市場分析,價格應該在現有6萬多的基礎上還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,但不要期望值太高,價格不要漲得太多太快,不然,回暖持續時間較短。原因如下: 一是回暖過快過猛,必將刺激現產企業擴產,刺激停產企業復產的步伐,導致潛在的海綿鈦產能迅速爆發為實際產量,與市場小增長不匹配,引發回暖轉冷。 二是下游鈦加工企業海綿鈦進口渠道保持良好。倘若國內海綿鈦價格回暖過高,優勢漸失,勢必會導致下游企業增加進口海綿鈦產量(國內進口海綿鈦渠道保持良好,只要海綿鈦繼續漲價,鈦加工企業會重啟進口渠道,況且進口海綿鈦質量還有優勢)。 三是海綿鈦價格回暖過快,有利可圖,國家儲備的上萬噸海綿鈦及鈦錠有可能走向市場(這個分析實現的可能性很小,但也不排除價格漲到一定高位時讓儲備的海綿鈦走向市場。因為儲備的海綿鈦質量存在降級風險,儲備時間越久降級風險越大,存在合適的價格走向市場的可能性)。因此,期盼海綿鈦大幅漲價是不現實的,國家儲備也會起到潛在的調節作用。 四是現有幾家海綿鈦企業準備啟動、完善自有的四氯化鈦生產系統,一旦自己能夠自產,四氯化鈦瓶頸問題就相應緩解。據悉,年初停產的那家海綿鈦企業正在關注近期海綿鈦回暖現象,復產蠢蠢欲動。另一家停產的海綿鈦企業正在籌資注入準備啟動。 五是今年1-6月,國有企業利潤增加21.1%,重化工行業成"領頭羊"。據悉,利潤大幅增長的行業集中在石油石化、鋼鐵、煤炭、有色,其中石油石化等化工行業表現搶眼。大家知道鈦在化工版塊應用占比較大,既然化工行業轉好自然對鈦需求是有刺激的。這也是記者分析今年海綿鈦市場回暖不同于往年的因素之一,這也是市場的差異性。但不管怎么樣,對鈦市場回暖期盼不要過高,畢竟當前海綿鈦仍然處在產能過剩的"洗牌"階段。 回暖、降溫、洗牌,仍然是鈦產業在"十三五"期間不可回避的事實。這10多年,中國鈦產業就是在這個螺旋式的行進中不斷壯大。鈦產業發展因為用力過猛,導致海綿鈦產能嚴重過剩,因而,置身其中的海綿鈦企業不要把每一次的回暖當成救命的稻草,而要把每一次回暖視為"洗牌"的征兆,只有這樣才會變壓力為動力,越洗越健康,讓每一次回暖都能成為儲備企業技術升級、質量升級、品質升級的耀眼亮光。
|